脑血管病的11种危险因素,你占了几条?
心脑血管病,一直是中国死亡率高居前几位的病因。而脑卒中(脑中风)更是高居榜首!
中国人死因TOP3
TOP 1.
脑中风
TOP 2.
缺血性心脏病
TOP 3.
肺癌
其实以脑卒中为主的脑血管病,也是可防可控的。管住一定的危险因素,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!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~
No.1
脑血管病
-- 11个『可控』危险因素 --
在以下11条『可控的』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,占的条数越多、每条程度越严重,将来患脑血管病的风险就更大。
相反,所占条数越少,每条控制得越得当,则风险则会大大减少!美年大健康
01. 高血压
长期血压升高(尤其还未服药控制者),会损伤血管内壁,促进脑动脉硬化发生,血管要么变窄缺血,要么变脆易破。
解决办法: 生活方式干预 + 药物控制血压
涉及科室: 心内科
02. 吸烟
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速动脉硬化,还会刺激交感神经使血管发生收缩、痉挛,引起血压升高,甚至诱发心梗、脑梗。
解决办法: 科学戒烟
涉及科室: 戒烟门诊
03. 糖尿病
血糖升高,血管常年受到『糖毒』的伤害,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展,大大增加脑血管病风险。
解决办法: 生活方式干预 + 药物控制血糖
涉及科室: 内分泌科
04. 心房颤动
心房颤动的患者易在心脏形成血栓。而血栓如果脱落随着血流移动到脑血管中发生堵塞,则形成脑梗。
解决办法: 药物抗凝、消融或外科手术
涉及科室: 心血管内科、心血管外科
05. 血脂异常
血脂中的"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"过低,或其他血脂胆固醇指标升高,都可使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,使动脉变窄而缺血缺氧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动脉硬化。
解决办法: 生活方式干预 + 药物调节血脂
涉及科室: 心内科、神经内科
06. 颈动脉狭窄
颈动脉发生动脉硬化,长了斑块造成了狭窄,可能影响大脑供血(即便没有症状也要治疗),一旦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随血流进入脑血管,还会引起脑栓塞。
解决办法: 药物稳定斑块、内膜剥脱手术
涉及科室: 神经内科、神经外科(或血管外科)
07. 缺乏身体活动
缺乏身体活动并不止是一个生活坏习惯而已,它是造成很多疾病的原因之一,其死亡风险甚至可与糖尿病相提并论。
解决办法: 避免久坐、有氧运动等
08. 肥胖(或腰围过粗)
肥胖的人身体常处于一种代谢紊乱和慢性炎症状态,与大家常说的"三高"互为因果,促进动脉硬化发生,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。
解决办法: 科学减重、减重手术等
涉及科室: 内分泌科、减重门诊等
09. 饮酒
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,会引起血压升高,影响血小板凝集,可诱发脑出血等急症。长期饮酒也会促进动脉硬化。
解决办法: 限制饮酒
涉及科室: 烟酒依赖门诊
10. 高同型半胱氨酸
同型半胱氨酸是体检时常见的一个指标,它的升高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,尤其是伴有高血压、心血管病的人可使用叶酸降低风险。
解决办法: 口服叶酸
涉及科室: 神经内科、心内科
11. 睡眠呼吸暂停
睡眠呼吸暂停指睡觉时可引起呼吸暂停的病态"打鼾"。呼吸暂停可引起血压忽高忽低的波动,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。
解决办法: 矫治器、呼吸机治疗等
涉及科室: 呼吸科
除此外,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还有像高凝状态、不健康饮食、慢性炎症等,就不一一赘述了。
No.2
脑血管病
-- 需要多科室协作 --
由上述危险因素我们可以看出,脑血管病从预防到治疗,并不是一个科室就能够解决的,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问题~
预防脑血管病
▼
高血压 → 心内科
颈动脉狭窄 → 神经内、外科
心房颤动 → 心内科
......
治疗脑血管病
▼
脑梗、脑血管狭窄 → 神经内科、介入科
脑出血、血管畸形 → 神经外科
脑血管性痴呆 → 记忆障碍门诊
......
所以,有些医院会设有"脑血管病专病门诊",把不同科室的优势集中起来防治脑血管病~让患者的问题得到"一站式解决" !
包河分院:合肥市繁华大道与包河大道交口惠风府前广场A座1楼
滨湖分院:合肥市徽州大道与锦绣大道交口要素大市场A区1层
天鹅湖分院:潜山路与花亭湖路交叉口东100米(合肥洲际酒店北门东侧)
庐阳分院:阜阳北路与涡阳路交叉口东南100米
高新分院:高新区望江西路与浮山路交口西220米
体检咨询电话:0551-638392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