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得好 | 吃荔枝的季节来啦,解乏、健脑,但是这几点要注意!
现在这个季节,荔枝纷纷上市,出现在了各大水果架上。白嫩鲜美的荔枝肉再加上甜出天际的果汁,一口下去,别提有多惬意啦!
黑叶、桂味、妃子笑、白糖罂、荔枝王......太多的选择,真是挑都挑不过来。
冰爽可口的荔枝虽然吃着很爽,但是在荔枝的身上也存在着许多“闹心”的新闻:
荔枝吃多了容易得了“荔枝病”
小孩过量吃荔枝可能会致死
空腹不能吃荔枝
开车不能吃荔枝
......
这不,前段时间,武昌的吴女士和女儿然然上午在家休息。因没吃早饭,然然吵着说饿,吴女士便让女儿吃点荔枝“压饿”,自己则到厨房做饭。
没想到,做好饭后,吴女士发现女儿已吃了一斤半荔枝,然然才扒一口饭,结果就突然晕倒了。事后,吴女士赶紧将然然送到市第三医院,这才脱离了危险。
冰冰凉凉又鲜甜的荔枝,本是夏日美食,为什么又会成为“夺命杀手”呢?那些关于荔枝的消息到底是谣言还是事实?
荔枝吃多了会怎样?
历史上有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”以及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”的诗句,荔枝征服了杨贵妃的味蕾,也征服了苏东坡的味蕾,可见荔枝真的是一种惹人喜爱的水果。
但是荔枝虽好,也不能贪吃,荔枝吃多了,真没有什么好事。
1.容易上火
荔枝属于热带水果,含糖量比较高,按照含糖量计算,每100g的荔枝含糖16g,每100g的可乐含量10.6g。也就是说,吃一斤荔枝,相当于750g可乐。
正是因为含糖量高,大量吃荔枝后,口腔处于高渗状态,容易感到口干舌燥,从而表现出咽喉干疼、牙龈出血、心烦易怒、口腔溃疡、小便赤短等症状。也就是老一辈所谓的“上火”。
2.影响血糖
荔枝果肉中除80%的水分外,主要含有果糖、葡萄糖、蛋白质等,含糖量高达16%,是西瓜的3倍。
由于荔枝中含有大量果糖,而果糖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,所以它会先在肝脏中经一系列酶的催化,转化为葡萄糖供能或转变为糖原贮存,被组织细胞氧化利用。
大量果糖转化为葡萄糖后会刺激胰岛β细胞迅速释放大量胰岛素,使肝脏调低血糖浓度,导致血液内葡萄糖供应不足,引发低血糖反应,也就是我们俗称的“荔枝病”。
而且多食荔枝会影响食欲,减少了其他食物摄入量,导致人体内贮糖减少,而脂肪及蛋白质又未能及时分解补充,也更容易导致低血糖。
这样吃荔枝,更健康!
荔枝致死虽然是小概率事件,但是荔枝吃多了、吃不对,确实会引起身体的一些不良反应,所以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。
1.控制数量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,2岁以上健康人群建议每日食用300克水果。所以,正常成年人一次最多吃荔枝10~15颗,幼儿、体弱食量小者和糖尿病人每次3~5颗。
不要再拿苏轼来举反例啦,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可能只是夸张的说法,如果真从科学的角度上看,一天吃三百颗,肯定是没法活着写出这首诗的。
2.切勿空腹
荔枝是夏季必备的水果,很多人都对它爱不释口。坐在空调房里,看着电视剧,来一颗荔枝“哎呀妈呀,真甜”;又来一颗“嘿,这个更甜”;于是,吃了一颗又一颗……
如果你是空腹的情况就直接吃大量的荔枝,可能会造成肠胃负担,容易出现拉肚子、胃痛、胃胀气等症状。
3.糖尿病人慎吃
我们要知道,大量进食荔枝引起的是暂时性低血糖;如果只是少量进食荔枝的话,人体还是能及时把它转化为葡萄糖的,这样必然使血糖升高,加重糖尿病病情。
所以糖尿病人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巴,切记不要贪吃哦。
教你挑荔枝,绝对不踩雷!
市场上的荔枝种类繁多,要怎样才能挑选出新鲜、美味的荔枝呢?多留个心眼,这几个步骤可不能省略!
1.看颜色
新鲜的荔枝是有些暗红色的,或者是带着点绿色(如妃子笑)。如果出现黑色或褐色的话,就说明荔枝不太新鲜了。
2.辨外表
首先要检查荔枝带柄的部位,要检查柄部有没有小洞以及蛀虫;其次,要检查荔枝外壳的龟裂片是否平坦、缝合线是否明显,如果都是,就说明该品种不错。
3.摸手感
挑选荔枝的时候,可以用手轻轻地捏一下外壳。如果荔枝又软又没有弹性的话,证明这个荔枝已经熟透了,或者烂了。新鲜的荔枝的手感,应该是紧硬而且又有弹性的。
4.闻气味
购买荔枝的时候,最好能闻一闻,新鲜的荔枝一般都有一种清香的味道。如果有酒味或是酸味等异常的味道,这就要谨慎购买了。
包河分院:合肥市繁华大道与包河大道交口惠风府前广场A座1楼
滨湖分院:合肥市徽州大道与锦绣大道交口要素大市场A区1层
天鹅湖分院:潜山路与花亭湖路交叉口东100米(合肥洲际酒店北门东侧)
庐阳分院:阜阳北路与涡阳路交叉口东南100米
高新分院:高新区望江西路与浮山路交口西220米
体检咨询电话:0551-63839212